吳芳丹,中學二級教師,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生物科學專業,從事初中生物教育工作七年。
任教期間,獲得多次榮譽:2018年江西省中小學實驗說課一等獎,并代表江西省參加全國比賽;2018年宜春市中小學實驗說課比賽一等獎,“2018年度宜陽新區優秀教師”榮譽稱號。所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得市級一二等獎,如《初中生物教學中抽象問題的解決方法》榮獲市一等獎,《淺談探究實驗在初中生物課堂的開展》榮獲區一等獎等等;撰寫的課例、制作的課件等多次榮獲市級一二等獎。
本人具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熱情開朗、自信自強的性格,對所做工作能夠認真負責,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及必要的非專業素質;本人的實踐經驗豐富,具備獨自完成工作的能力而且勤奮努力。
初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是面對全體學生,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所有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,這就要求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,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,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。我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、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,并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思想,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,多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環境密切聯系的課外知識。
我積極探索,努力學習,認真實踐,拋棄了早已習慣的滿堂灌、填鴨式的“結構化”“封閉式”的教學模式,改變了完全監督和控制教學活動的行為。積極采用“非結構化”“開放式”的教學模式,努力探索用探究模式組織教學活動,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,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。這樣一來,我課堂教學設計的空間變大了,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更加頻繁,有時還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。教學形式多樣了,教學氣氛活躍了,教學效果也就更滿意了。
細節決定成敗,在教學中,我時刻注意細節,力爭在細節上做到完美。如:我注重調節情緒,注重讓學生勞逸結合,把握最佳教學時間等,以切實提高課堂效率。
有容乃大、無欲則剛,做不了參天大樹,我甘做一棵小草為大地獻上一抹新綠,即使化作塵埃,我也愿意讓大樹更高更大。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長路漫漫,對于未來,我堅信:在追求理想、實現理想的征途中,我度過的將是一個無悔的人生!
|